洗掉哀傷讓人生更美好
撰文:會員 張益源
我是109年8月因意外受傷,在接觸到協會後,社工轉介我去桃園潛能發展中心學習生活自理,隔年9月結業後返回家中,剛回到家時因為新改裝的輪椅機車還沒完工,每天就只能待在家中復建,做做站立訓練和踩手腳復健機,某天傷友林育德就問我待在家裡做什麼啊!他說協會有開辦「輪椅保齡球培訓班」要開車載我去看看。就這樣,在傷後第一次打輪椅保齡球,雖然擲得不是很好,總是洗溝,但在傷後還能坐著輪椅運動覺得蠻好玩的,之後社工麗萍鼓勵我來參加協會的第二專長課程,於是在今年(111年)報名了「輪椅保齡球培訓班、電腦Auto CAD軟體班、易經進階班」,每星期三天的課程雖然累了些,但日子過得很充實。
打保齡球可以訓練身體的平衡穩定,和手指、手臂的力量,但我的右手食指缺損且中指彎曲,拿球只能用大姆指、小指和無明指。剛開始拿球時總覺得球好重,拿球時相當不穩定,別人擲出的球是直線,我擲出去的球會往左偏,所以球常會不受控的洗溝,看其他的學員分數在屢屢創新,我卻是連續洗溝的次數在創新高,越是心急越會出錯,連洗溝次數從7球、8球到9球,當時的心情和信心都很低落,還好課程中的施延衛教練和同學們給了我很多指導和鼓勵,江執行長也告訴我不要心急,練習要慢慢來,之後隨著每節課堂練習增加,逐漸掌握到擲球穩定性,慢慢改正發力技巧,在長時間練習後發覺到手中的球沒這麼重了,洗溝的次數也在下降,我希望能像其他學員一樣,自信的將球擲出,感受全倒的喜悅。
保齡球看似很簡單的將球擲出,但除了要有準度還要有技巧,正常人擲出去的球像砲彈一樣強勁,但不見得會全倒,我們身障者擲出去的球沒那麼強勁卻會全倒,我領悟到只有掌握了準度和技巧,身障者也可以打的很好。因此在教練和同學們的指導協助下,我的穩定度有日益成熟,分數也慢慢提高,在努力的學習和練習之下,幾次將球擲出後球瓶全倒的場景,讓我內心裏感受到那份信心滿溢的喜悅,並將這份喜悅和自信帶回到日常生活中,期許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能充滿著自信心。
參加協會的第二專長課程,讓我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,增添了許多挑戰和樂趣,也認識了很多會員朋友,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,也有了可以互相交流的對象。如果沒有參加課程,我應該是窩在家裡怨天尤人,但在有了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與鼓勵,自信心的增加讓我在遇到傷後生活問題,更有勇氣去面對這些挑戰,很感謝協會辦理這些課程讓會員們學習成長,辦理這些課程都需要許多經費,感謝在幕後協助的每一位,執行長辛苦的募款、彰脊顧問團的贊助、捐款人無私的捐獻、志工熱心的幫助、工作人員辛苦的準備…等,您們的奉獻讓脊損傷友們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,在此深深的感謝您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