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髓損傷者的復健訓練

調整字型大小

脊髓損傷者的復健訓練

脊髓損傷者的復健醫療必需結合許多專業人員,以病人為治療中心,依據病人的受傷部位、功能障礙嚴重程度、合併症、體能與意願等,訂定一個適切確實可行的復健計畫,復健團隊包括復健專科醫師、護理師、物理與職能治療師、社會工作者等。

而復健治療的內容包括加強肌力、耐力、體力的訓練,及日常生活技巧如盥洗、進食、穿著衣褲、沐浴、輪椅的運用、大小便訓練、各項必要的輔具運用,都是為返家後重新回歸社會生活做準備。傷者在住院中,一面訓練就要一面考量這些技巧配合自己出院後的環境是否適用,如有其他困難不易應用,應與醫療人員討論是否有其他變通代償技巧、特殊輔具支援,或者需做環境改造;必要時住院期間應返家模擬居家生活。

 

  • 復健訓練目的及方向
    脊髓損傷患者的復健工作,以儘早運動為原則,透過傾斜床活動、大小便訓練、輪椅訓練、呼吸訓練、日常生活訓練、步行訓練等,期使病人能獨立自主生活。
  • 物理治療訓練可分為四個階段:
  • 第一階段:受傷後的臥床期
    1. 適當的臥床姿勢與翻身以預防褥瘡。
    2. 運動麻痺的部位作關節被動運動以預防關節攣縮。
    3. 沒有麻痺的部位,自己做自主運動以預防肌力衰退或萎縮。
    4. 呼吸訓練及咳痰訓練以改善呼吸功能及預防肺炎。
  • 第二階段:可坐起或離床做輕微的活動
    1. 克服姿勢性低血壓:脊髓損傷者經一段時間臥床後要坐起或站起來,會有低血壓的現象,就是會有血壓下降,心跳加快,臉色發白。需要經過傾斜床訓練來逐漸適應直立姿勢。另外穿著束腹和長筒彈性襪,防止血液滯留腹部及下肢,有助於克服姿勢性低血壓。
    2. 坐姿平衡訓練,如果能坐椅子二個小時而沒有不舒服的感覺,即可開始坐姿平衡訓練。
    3. 背架:練坐或練站時,如因開刀部位之脊椎骨尚未穩固,需要帶頸圈或穿背架,一般約穿戴三至六個月。
    4. 降低痙攣:盡量避免會引起不正常反射的誘因:包括:鞋子太緊、壓瘡、泌尿道感染。另外一般物理治療亦可降低痙攣,如適當的撐高擺位、冷熱敷。
    5. 墊上運動:強調練習翻身、俯臥、由躺而坐。
    6. 行走訓練:四肢麻痺者,練習操作輪椅;下肢麻痺者,可透過輔具開始在平行桿練站或練走。
  • 第三階段:積極的肌力及耐力訓練
    1. 肌力的訓練:強調抗阻力式的運動,尤其是上臂及軀幹的肌力,甚至要訓練的比普通人發達,以利於日後持枴杖行走訓練或長時間推行輪椅。
    2. 耐力的訓練:良好的心肺耐力訓練方法包括快速推輪椅、推手搖車、用柺杖走路。
    3. 平衡或軀幹控制訓練:坐的平衡及站的平衡訓練,可藉由活動之設計來達到訓練目的,例如:接球、丟砂袋、彎腰撿東西、在站立桌前一手或兩手做活動。
    4. 日常生活訓練及輔具的設計與使用訓練:目的在於讓傷者達最大的獨立性。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者,可以達到不同程度的的獨立性,及需要不同的輔具,常見的輔具如高活動型輪椅、氣墊座、輪椅車頭、萬用扣帶等。
    5. 攣縮的防治:隨著病程進展,痙攣漸增,如果缺少關節活動,易造成關節攣縮。關節的被動運動是預防關節攣縮的不二法門,至少每天早晚各做一次。
  • 第四階段:社會適應期
    1. 居家運動:持續以前所學的運動方式,每天運動。
    2. 參加社區活動或身心障礙者運動比賽:運動時除了注意安全考量外,尤其要注意運動時體溫的改變。
    3. 神經抽痛:為病人出院後最為困擾病人的問題之一,除了心理、藥物與手術治療外,經皮下神經電刺激亦有部份療效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1. 神經性膀胱之處理:在傷病初期時可使用留置尿管,待病情穩定後,應改為間歇性導尿或其它的解尿方式,並安排尿動力學功能檢查來評估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的類型,來決定膀胱訓練的計畫。
    2. 神經性腸道之處理:依受傷部位之不同,排便障礙可分兩種類型。高位損傷者宜於餐前塞肛門瀉劑,飯後以腹部按摩、肛門刺激方式排便,有時須併服軟便劑。低位損傷者常見便秘,可以挖便方式處理。應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及足夠水分,養成定時排便習慣。